医院新闻

守岐黄正脉 庆盛世华章——中医经典大讲堂第554期国庆特别活动成功召开

秋光溢彩,杏林飘香。2025年9月29日,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中医经典大讲堂第554期以“守岐黄正脉 庆盛世华章”为主题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楼5楼会议室隆重举行。线上线下齐聚两千余人,以这场融学术与情怀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共庆祖国诞辰。

活动特邀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名医工作室指导老师陈安民教授作专题讲座。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副院长曹玉净莅临活动现场;河南省中医经典学习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鲜,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兵兵,河南省中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兼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韩磊,院长办公室副主任韩宇,科研科副科长陈乾,21世纪门诊部主任牛朝阳,肿瘤三区主任郭志忠,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丽辉,血液病一病区主任石琳,肝胆脾胃病二病区主任吴秀霞,肝胆脾胃病一病区副主任赵长普,肝胆脾胃病二病区副主任罗文昭,肝胆脾胃病三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刘高仁等至现场学习。

石琳主任主持本次活动。七十六载春华秋实,七十六载杏林芬芳。今天,我们以研读经典的特殊方式,向伟大祖国献上中医人的深情厚礼。

李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创办中医经典大讲堂,就是要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经典、学习经典、热爱经典,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曹玉净副院长发表讲话。他讲到,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深刻把握时代机遇,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朗朗诵读声为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也表达出中医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

陈安民教授以《致中医经典大讲堂》为题,围绕“读经典、多临床”的核心,提出诵读中医经典五步曲,阐述经典赋予的中医基因、思维等核心价值;更从素养、思维、卓效等多维度对新生代中医人提出要求,让我们深刻领悟老一辈中医大家的思想精髓。

赵长普副主任带来了《中西医结合第一人—张锡纯》。她介绍了张锡纯的生平,其与他人并称“医林四大家”、“海内三张”,1917年创立达中医院,1926年设中西医汇通医社等,充分展现其中西医汇通成就,为与会者深入了解张锡纯贡献良多。

刘高仁副主任系统讲解了《辅行诀》中“大阳旦汤”的相关重点知识。大阳旦汤是治疗阳气虚损型虚劳多汗的代表方,其配伍体现了“补气固表、建中养营”的立方思想,适用于以“汗出畏风+疲乏脉弱”为核心表现的慢性虚证,辨证属阳虚者。

郭志忠主任、王丽辉主任、吴秀霞主任在每位专家授课结束后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点评者点明了专家们讲课的内容和价值,更高度赞扬他们的学术造诣。

活动中青年医师们的展示汇报也是一大特色。年轻医师们在台上或背诵经典或畅谈感悟,完美演绎出新时代中医人的精神风貌与学术风采。

为了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热爱与美好祝福,青年学子特别献上诗歌朗诵《我的祖国》:“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激昂深情的旋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以经典为媒,以国庆为契,在传承岐黄薪火的同时,更彰显了中医人“医心向党、仁术为民”的赤子情怀,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中医经典大讲堂”活动每周一晚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楼5楼会议室举行,已经成为一场固定的学术交流盛事,为中医人搭建一个稳定、持续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们热忱欢迎各位中医同仁前来参加或交流,携手共谋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文/李伟康)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