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中医经典大讲堂第551期学术盛典隆重举行

9月8日,时值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由河南省中医经典学习推广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医经典大讲堂”第551期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楼5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中医从业者和爱好者热情参与,千余人在线观看,以一场学术盛宴向全体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河南省中医经典学习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李鲜,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主任石歆,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高血压科主任郭泉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兵兵,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程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脾胃)区域诊疗中心脾胃肝胆科病区(东院区)副主任肖准,郑州市中医院陈向伟,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毛帼粟,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林雪娇,河南省中医院肿瘤三区主任郭志忠,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丽辉,普外二病区主任郭伟胜,血液病一病区主任石琳,肝胆脾胃病二病区主任吴秀霞,针灸科主任咸培伟,肝胆脾胃病一病区副主任赵长普,肝胆脾胃病二病区副主任罗文昭,肝胆脾胃病三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刘高仁,规培生、研究生等百余人欢聚一堂,活动由罗文昭副主任主持。

李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今天齐聚于此重温经典、对话先贤,既是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神圣职责的生动践行,更是我们作为中医人坚守文化自信、勇担传承使命的集中体现。希望我们沉下心来,汲取经典的无穷力量,将经典智慧化为临床活水,让中医药的精粹焕发新光彩。

开场仪式后,全场诵读《道德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琅琅诵读声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人的内心。

青年医师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展示学习成果,或结合当下季节“润燥”主题,或从《黄帝内经》“二十五人”切入进行汇报,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师道传承的坚守。

青年医师们风采

专家讲座环节,赵长普副主任带来了《三焦分消法的临床应用》。三焦分消法是以上焦宣透、中焦运脾、下焦导浊为主的分消走泄法,用于治疗湿热弥漫三焦证,症状以身热倦怠、胸闷腹胀、口黏咽痛、小便短赤、大便黏臭等,舌红苔黄腻是辨证关键标志。

咸培伟主任讲解了《针灸处方学》中的“二陈方”。二陈汤的组成:橘红 半夏 茯苓 甘草 乌梅 生姜。主治:主治湿痰证。与之对应的“二陈方”组穴:中脘泻 丰隆泻 阴陵泉泻。功用:祛湿化痰,健脾和中。主要针对痰湿内蕴的病证;寒湿较重者,可加灸中脘。

王丽辉主任围绕《中医急重症学》分享了它的定义、分类、历史渊源、核心病机等。中医急重症学:研究急重症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救治及护理的临床学科。急症:发病紧急,不一定危及生命;重症:病情严重,痛苦显著,可能威胁生命;危症:发病即危及生命安全。

点评者风采

刘高仁副主任、吴秀霞主任、郭志忠主任对专家们的讲课进行了专业点评,三位专家的授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

为表达对授课老师的感激与祝福之情,特别向授课专家们敬献鲜花。

“何其有幸,感恩相遇。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学用中医经典的信心,今后将守护和传承这种崇尚经典的精神,认真做临床,服务患者健康。”从山西来学习的程战副主任医师激动地分享他的体会。

郭泉滢主任表示:“自己是大讲堂的一名受益者,大讲堂以经典为核心,源于经典、回归临床,很大程度地提升年轻医生的临床疗效,构建坚实的中医理论框架,让人从一个开方医生转变成一个明白医生。”

活动最后,学生代表献上精心准备的诗歌朗诵《杏林春雨师恩长》,“秋风送爽杏林暖,师恩如桂满园芳;今日以医者之心,诵感恩之诗……”深情的诗句道出了所有中医学子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特别说明,“中医经典大讲堂”活动每周一晚(夏季18:30、冬季18:00)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楼5楼会议室举行,已经成为一场固定的学术交流盛事,为中医人搭建一个稳定、持续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们热忱欢迎各位中医同仁前来参加或交流,携手共谋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文/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