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门诊第三方护士《服务力与职业形象提升》专项培训圆满结束。医院工会主席李希民委派工会女工委主任王松慧等几位讲师,特为2025年门诊办新进第三方护士进行《职业形象与服务力提升》系列课程,这场为期数日的培训,以"知-信-行-效"为闭环,为新入职的第三方护士们搭建了从"职业认知"到"价值创造"的成长阶梯,更让"医院共同体"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学员心中。
课程设计:从"规范"到"共情"的递进式成长
本次培训紧扣"患者体验新时代"趋势,以八节精品课程构建起完整的能力提升体系。从"职业形象是医院第一张名片"的认知重塑,到"沟通是医患信任第一道桥梁"的意义解读;从针对不同人群的"精准共情"技巧,到"距离适度、方向正向、动作稳定"的肢体礼仪三原则,每一节课都将抽象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具体行为。
尤其在纠纷应对模块,培训通过真实案例对比,帮助学员打破"怕投诉、躲投诉"的心理壁垒。"我虽然是第三方,但和医院所有同事一样希望您就诊顺利"——这句充满身份认同的话术训练,既明确了"协调者"的角色定位,更强化了"医院共同体"的归属感。而"服务峰值-终值定律"的解读,则引导学员从"完成任务"向"创造惊喜"升级,深刻理解"满意度=预期-体验"的底层逻辑。
师者匠心:在言传身教中播撒职业信念
"专业技术和服务态度,就像一架飞机的两个侧翼,缺一不可。"王老师的这句话,成为学员们口中的"金句"。培训中,老师们以身体力行的示范、声情并茂的案例分享,让抽象的"礼"变得可触可感:左老师手把手纠正站姿坐姿,在互动游戏中点燃团队活力;张老师用"100-1=0"的链条原理,强调集体荣誉与责任担当;王老师则以坚定的话语驱散学员对"第三方身份"的迷茫:"即使是第三方,你们的未来依然充满无限可能。"
学员们在感悟中写道:"门诊护士不再是简单的指路人,而是医院形象的代言人,是患者健康的'守门人'。"当工会赠与的荷花花束握在手中,当中药香与老师们的叮咛交织在空气中,许多人心中"初始的迷茫一点点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以专业为基石、以沟通为桥梁、以仁爱为底色"的职业信念。
未来展望:让每一份努力都成为守护的力量
培训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正如课程设计中所规划的,我们将通过"导诊互助小组""每月线上复盘会"等长效机制,持续收集服务中的新问题、优化服务细节。而"服务礼仪结业证书"与"服务之星"徽章的颁发,不仅是对学员的肯定,更是对"与医院共成长"长期视角的践行。
门诊是医院服务的"第一窗口",第三方护士是这扇窗口中明亮的风景。相信带着这份培训赋予的专业与温度,她们将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规范的礼仪、真诚的沟通、共情的服务,成为患者病痛迷雾中的“一点微光”,共同守护好这道至关重要的“生命第一道防线”。(文/候厚宇 赵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