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河南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食管癌重点病种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食管癌是我院肿瘤科的优势重点病种。肿瘤专科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名老中医李修五、邵梦扬、郭文灿、陈安民等教授影响下,周宜强教授、郑玉玲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自1993年开始对食管癌重点病种进行研究。目前肿瘤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肿瘤区域诊疗中心,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建设单位。现拥有3个肿瘤病区、145张床位,同时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团队既往共发表食管癌相关研究论文共223篇(其中SCI 9篇,中文核心79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食管癌科研课题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5项,市厅局级11项),获得了食管癌相关的各级成果奖11项、专利15项。主编肿瘤学教材3部,著作25部。研制了治疗食管癌的管食通丸、通道化噎丸、十二味抑瘤胶囊、蓝天丸以及九圣升血胶囊等院内制剂,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二、食管癌病种建设

自获批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并成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针对重点病种食管癌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1.开展食管癌癌前病变研究、病因病机研究、证治规律研究,研究结果申报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修订版)》、《食管癌前病变治未病干预方案》,并于202112月和20224月立项。下一步主要是组织开展食管癌重点病种循证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获得科学、可靠、公认的临床证据,形成可供推荐的临床诊疗方案、标准或指南进行发布。

2.开展食管癌中医文献研究,建立数据库。该研究已立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中医学第二批学科建设科研项目,食管中医文献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研究,经费50。下一步建立专业系统的《中文食管癌文献数据库》,对开展食管癌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3.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针对食管癌中医病因及病位研究,郑玉玲教授团队经过系统研究历代文献,并结合临床观察,提出引发食管癌中医病因的主因和促因学说:火热因素或口腔不洁,反复多年对食管局部造成损害的是食管癌的主要病因,而年龄及情志因素均是促发因素。提出食管癌双病位假说:食管癌早、中、晚期直接病位均在食管,虽属胃系,但病位偏上;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由浅入深,从轻到重,涉及的脏腑越来越多,阴阳失衡的情况逐渐加重,导致食管癌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正是由于间接病位(脏腑)发生的变化,才使食管癌不仅局部症状越来越重,同时逐渐出现了全身的症状,直至衰竭死亡。

4.经过基地重点病种建设,构建了临床医疗科研信息一体化应用集成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我院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顺利通过SFDA资格认定,并建立食管癌研究型门诊,制定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

5.进一步扩大肿瘤联盟范围,开展协作攻关及成果推广。目前河南省肿瘤防治联盟单位有96家,其中与20家签订了科研协作协议,下一步扩大肿瘤防治联盟范围,并且与北京、上海的医院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

6.立足于食管癌重点病种的研究、相关研究平台、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的建设,引进或培养出重点病种12名领军人物,培养12名在食管癌研究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在食管癌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培养2030名临床研究专业人才。目前学科带头人郑玉玲教授为全国名中医,第六批、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基地聘任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立东教授为河南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首席指导专家。近年来引进临床研究专业人才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3人。

7.2021年河南省中医院获批国家第二批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建设目标是依托医院肿瘤科建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肿瘤科将以此为契机,在建设规模、学科建设、临床水平、科研水平、辐射范围等全方位进行提升,打造通过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创办河南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项目一期设置床位519张,二期计划拓展至1000张,新增医务人员650人,预估投资13.96亿元。双方计划通过46年的努力,充分利用上海龙华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中医(肿瘤)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医疗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

8.科研方面,团队致力于食管癌基础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近3共获得食管癌科研立项29项,其中省部级3项,厅局级26项,关于食管癌研究方面的论文32篇,另外编写出版食管癌中医研究系列丛书《食管癌本草》、《食管癌本草现代药理研究》、《食管癌古今医案精选》、《食管癌古今方剂精选》、《食管癌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计划2022年底前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