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列为全球五大死亡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痛风、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孕不育等。据统计每年因肥胖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500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肥胖比例持续增加,我国的超重和肥胖比例也不断增加,2016年我国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男性达4 320万人,女性达4640万人。2020年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达50%,其中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预计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率达65%!
因此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刻不容缓!减肥任重而道远,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科学减肥吧~
一、胖不胖,怎么判断?
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它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达到对健康有害的程度。肥胖的诊断通常通过体质指数(BMI)来评估,BMI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的BMI分类如下:正常体重:BMI 18.5-24.9,超重:BMI 25-29.9,肥胖:BMI 30-39.9,严重肥胖:BMI 40 或更高。或者腰围过大(男性>90cm,女性>85cm)以及体脂率过高等指标。
二、肥胖发病都有哪些原因?
肥胖的成因通常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等。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新陈代谢、脂肪储存和食欲调节。环境因素,如高热量食物的广泛可得性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也对肥胖的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病原因为先天禀赋(痰湿体质、肝郁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肥甘厚腻)、劳逸失度(过劳过逸)等,其核心病机为胃肠燥热、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不调。中医调理的主要作用为调理体质、治未病、行气活血、疏通经络,通过针灸、拔罐、推拿、中药、茶饮等清除胃肠燥热、健脾祛湿、消食导滞、疏肝解郁、调和肝脾、温通脾肾、运化水湿、调节水液代谢平衡而治疗。
四、其他方面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1.健康饮食: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饮食时间、量:定时定量,拒绝夜间进食。饮食方法:小口吃,每口咀嚼12-30次。2.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3.行为改变:早睡早起,拒绝熬夜,拒绝宵夜。4.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能使用某些药物帮助控制体重。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肥胖的个体,可能考虑减重手术。
重要的是,肥胖的治疗需要长期的调理和综合的方法,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改变。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对于制定个性化的减肥计划和管理肥胖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预防大于治疗!
诊断为肥胖的人群,不要轻信只要一个药物或者一种产品就能减重的,需要一个长期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甚至少量运动的配合。
文案:吴盘红
编辑:杨弼君
审校:吴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