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累及神经和小血管的复杂代谢性疾病,常常引起包括眼在内的广泛组织损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眼部并发症的风险,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眼部并发症仍然在发病后20年出现。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较多,具体如下:

1.结膜:表现为梭形或囊状的深红色小点状微血管瘤,其次是静脉血管迂曲、囊样扩张,血柱不均匀,毛细血管呈螺旋状,血流缓慢。    

2.角膜:主要为触觉减退,可先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3.虹膜:以虹膜红变为主,虹膜瞳孔缘可见细小新生血管,与组织缺血缺氧有关,常提示眼底血管新生形成。若新生血管累及房角,则可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些患者亦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

4.晶状体:高血糖导致晶状体纤维肿胀,变性混浊,发生白内障。

5.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病变较重者可引起广泛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而失明。

6.眼部神经: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调节障碍和视神经萎缩。

7.屈光不正:短期屈光度的迅速变化,可能与血糖升高引起晶状体水肿或黄斑水肿有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与持续高血糖相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潜在危害视力的视网膜微血管疾病。在西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年龄人群的首位致盲原因;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23%。

西医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酒、增加运动量等。

2.全视网膜光凝术:患者需分多次、全方位完成,3个月后FFA随访,补全激光,虽然对视野和视力(尤其暗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治疗方式。

3.玻璃体腔注药术:可短时间帮助患者恢复视力,但药物代谢后,需要反复注药维持。

4.玻璃体切除术: 适用于严重的不吸收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目络,迫血妄行。

1.内服汤药: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虚瘀并治为主,补虚时兼顾活血祛瘀,同时平衡止血与活血,防止眼底出血的反复发生。

2.电针、眼针治疗:毫针刺入眼部穴位得气后,将电针仪输出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人体,它可以代替传统的提插捻转,以达到持久的刺激作用,益眼部经气,活血通络。

3.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是将药物治疗与电子治疗相结合,使具有活血化瘀、明目退翳、滋补肝肾等作用的药液有效离子不经血液循环,直接通过眼部皮肤及粘膜透入眼内,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