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当今医学界的巨大难题,如何根治癌症目前仍然没有十分有效的办法,越来越多的病人因为癌症去世。癌症会引起多种症状及并发症,其中最主要的症状及并发症之一就是疼痛,癌痛不同于一般的疼痛,常规的镇痛药物效果极差,使用阿片类药物才能凑效,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的用量需要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尿潴留、腹胀、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情况是,疼痛控制可但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副作用能耐受但镇痛效果不佳,处于两难的境界,痛不欲生。这就导致了癌症患者除了要忍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外还要承受身体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控制不佳会直接导致患者食欲不佳、营养不良、睡眠差、精神差、体重迅速下降,同时导致机体抵抗力急剧下降,加速了病情进展,患者在极度痛苦中度过人生的最后时间,生存质量极差。难道我们就没有好的镇痛方法,让癌痛患者安静的、痛苦最小的、有尊严的走完最后一程吗?答案是:有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镇痛的事就交给我们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以下从一个肺癌患者鞘内泵置入的实际病例给你解答。
患者聂某,女,55岁,2016年2月25日,以“右胸部持续性剧烈疼痛1月”为主诉入院。发现右上肺肺癌10个月,半年前行右肺上叶切除术并化疗,治疗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口服奥施康定镇痛,剂量从20mg Q12h逐渐增加至目前的50mg Q12h,患者已经出现了明显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但疼痛缓解不理想。随着疾病进展,右侧胸部、上腹部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口服药物不能凑效,1月前开始使用吗啡肌肉注射,每次使用10mg,每天2-3次,最多一天使用5次,患者极度痛苦并烦躁不安。
查体:患者呈痛苦面容,坐卧不安,NRS评分:10分;右侧手术切口及引流口周围组织肿胀;后正中干线偏右5cm至前正中线偏左5cm的范围,约T4-T10平面剧烈疼痛,拒触,伴有腹胀。听诊:右肺呼吸音消失,无胸膜摩擦音;左肺有少量湿罗音。
辅助检查:CT示1、右侧胸腔积液;2、左肺转移灶;3、右侧胸膜转移;4、右侧肺不张;5、肋骨及椎体未见明显破坏。
病例分析及治疗方案:1、患者诊断明确;2、疼痛范围较广大约在后正中干线偏右5cm至前正中线偏左5cm的范围,大约T4-T10水平;3、患者年龄相对较小;4、疼痛呈持续性剧烈疼痛,患者痛不欲生;5、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一般生化、血糖、凝血时间、传染病均正常;血沉、CRP、肿瘤标记物,均明显增高,这与患者患肺癌并有转移有关。
根据患者的年龄、一般情况、疾病性质、疼痛程度范围、既往用药治疗情况综合,考虑使用鞘内泵,其用药量仅为口服剂量的1/300,预计疼痛能明显减轻,其精神状况、饮食状况、全身情况、机体免疫力均会明显改善,同是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会延长,是比较适合此患者的治疗方案。
2016.03.03下午17:00在二楼手术室给这位患者顺利置入鞘内泵,具体操作方法是:患者取左侧卧位,定位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针逐层穿刺至硬膜外腔,后继续进针突破硬膜,脑脊液流出后置入导管,大约置入30cm后C臂定位导管尖端位于T7椎体水平,后拔出引导导丝,通过穿刺点向右侧腋前线前2cm处T11-12肋骨体表投影处做皮道,在皮道针出口处做一5cm的竖切口,钝性分离出一约25立方厘米的空间,将储药盒放入并连接导管,妥善固定,再次测试导管通畅,脑脊液回抽顺利,缝合创口,连接镇痛泵。鞘内泵置入后,通过导管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0.4ml折合吗啡0.3mg,术毕返回病房后患者自诉疼痛全面缓解,NRS:3分。术后第二天,患者自诉睡眠佳,NRS:1-2分,术后第二天患者仅启动镇痛泵2次,用药0.8ml,疼痛控制极佳,家人及患者非常满意。不仅原疼痛部位疼痛不明显,手术切口患者也没有感觉到明显疼痛。
综上所述:对于癌痛患者,鞘内泵是癌痛患者的福音。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的鞘内泵置入技术,吗啡鞘内用药的剂量仅为口服的1/300,使用安全范围宽,镇痛效果好,副作用极小,是晚期癌痛患者的极佳治疗策略。我们能帮助癌症患者安静的、痛苦最小的、有尊严的走完最后一程,这是大家都想看到的,也是我们疼痛科全体医务人员孜孜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