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科创立于1958年,其前身为河南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1988年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并连任3届9年,2000年再次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79年即拥有了中医儿科学硕士授权资格,成为全国最早建立的中医儿科硕士点之一,1985年开始招收中医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科创始人为已故河南省名老中医郑颉云教授。其后学科在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李晏龄教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传承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儿科学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部新药审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带领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学院最早的河南省重点学科并连任3届9年,跃居我国中医儿科学科领先地位,为学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儿科学科于2002年成立,现任学科带头人朱珊教授,为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师德标兵,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儿科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新药评审专家,河南省哮喘联盟委员,河南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全国第二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二、学科现状
(一)基本情况
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拥有各级医、教、研人员26人。其中专任教师4名;正高职称人员6名,副高职称人员5名,中级职称人员13名,初级职称人员2名;博士1名,硕士1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
(二)科学研究
学科以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中医药防治小儿脑性瘫痪、中医儿童健康管理、中医药防治新生儿黄疸为主要研究方向。建立了肺、脾、心肝、肾系疾病和小儿推拿外治等团队,在小儿肺炎、哮喘、泄泻、厌食、遗尿、性早熟等专科专病上有所特长,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地位。近5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教学研究课题2项。结题2项,获厅局级一等奖3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优秀著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11篇;参与编写著作13本。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儿科学科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改革创新《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试讲制度、观摩教学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制度。2015年学科骨干教师在第三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综合成绩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奖的佳绩。学科注重对研究生的培养,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在读研究生22名,学科拟在未来3年新增硕士生导师3名,使在读研究生达到30名。
(四)学术交流
学科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注重吸收新技术,引进新疗法,开展新项目,提高学科人员的素质及在同行中的影响和地位。参加了历届中医儿科年会,举办省级中医学术交流会议数场,按计划每年派出人员院外学习和进修,同时积极进行学科内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