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及愈合特点

根据卫生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9-CM-3,   ICD-10编码、《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等系列技术文件规定,手术切口分为4类:0类切口、Ⅰ类切口、Ⅱ类切口和Ⅲ类切口。


手术切口分类:

0类 体表无切口手术或腔镜手术,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Ⅰ类 清洁(无菌)切口:

即在充分无菌的准备下, 手术部位可以做到无菌的切口, 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例如颅骨修补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及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等。

Ⅱ类 沾染切口:

(1) 某些脏器施行手术时, 切口可能受到沾染, 例如阑尾切除术、胃切除术、肾切除术、肺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2) 手术区域皮肤不易彻底灭菌,例如阴囊及会阴部手术等。

(3) 新近愈合的切口需再次切开手术,例如腹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再次剖腹的切口、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需再次切开探查止血等。

(4) 伤后6小时内经清创初期缝合的切口。

Ⅲ类 污染切口:

(1) 切口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或邻近感染区,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除缝合的切口等。

(2) 与口腔相通连的手术,例如唇裂、腭裂手术等。

(3) 某些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例如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等手术。


愈合分类:

切口愈合分四级:甲级、乙级、丙级和其他 (QT)

甲级 代表切口愈合良。

乙级 代表切口愈合欠佳,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丙级 代表切口感染化脓。

其他(QT) 代表切口愈合不明确,其他是由于患者非医嘱离院或其他因素引起离院时切合愈合不明确或未拆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