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今天你一针见血了吗?

静脉穿刺之临床常见的静脉血管。

1、普通静脉

一般身强体健的普通静脉,血管走向比较直,有弹性,也特别好固定,这也就是我们护理小姐姐最喜欢的血管了,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闭着眼也能扎上的血管啦。一般选择在手背,进行直刺或者侧刺的穿刺方法。

2、不显现的静脉

A: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这样的静脉应按照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
b: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先给局部加压,使水肿液分散,静脉显出。摸清走向和血管的深浅度,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3、脆弱静脉
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血管比较脆弱,由于组织细胞退化,间质疏松,因而血管壁脆性大,弹性小,易被刺破血管特点这样的血管应该选择从血管旁侧进针,刺入时,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针进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原则是宁慢勿快,持针要稳。这样的血管要选用细小针尖斜面短的针头,推药时缓慢,以防穿刺血管造成漏血或漏药。

4、空瘪的静脉

大出血或休克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使静脉空虚,扁瘪,进行静脉穿刺时要特别小心。应采取挑起进针法,即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针头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后壁分离,使针尖与斜面滑入血管内有失阻感,即使无回血,针也进入了血管,即可注射。由于血管较难寻找,穿刺时必须耐心认真,要时穿刺前先行热敷,使血管扩张显露。

5易滑动的静脉
活动度比较大,容易滑动的这类血管,是因为皮下脂肪少,缺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不好固定,可选择在患者的手腕部及足踝腕部穿刺可选用较锐利的针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两端,在血管上旁以30度斜角进针,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着血管进入少许即可。这类血管常见于偏瘦的老年人。

6、表浅细小静脉
偏瘦的病人和儿童的静脉都比较细小,穿刺时较为困难,这类血管特点深而不显但充盈好,易固定。碰到这种情况可选择手背、足背等部位进行穿刺,选择适当斜面小的针头,而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可用热敷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以利穿刺。 采用正刺或旁刺的穿刺法进皮肤后由左食指引导右手针刺入血管。


7、成人头部骨缝静脉
在四肢无静脉穿刺时,可选用头部静脉,成人头部静脉十分不明显,可按解剖位置,摸准骨缝将头皮针缓慢顺着骨缝中央刺入静脉往往成功,但临床少用。


8、小儿头部静脉
小儿头部静脉的血管特点血管细、腔内容纳血量少。加之小儿不配合,往往不易穿刺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面向上,针的角度几乎与头皮平行,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如刺入静脉后,无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进入空腔管道的感觉,可注入少许液体,而没见针头旁肿胀,即证明刺入静脉,即可固定,此类静脉原则是宁浅勿深,宁慢勿快,固定稳妥。见于婴幼儿

9.无痛穿刺方法

手背静脉穿刺首选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手背桡侧静脉穿刺时痛感明显于尺侧。

针头选择上,一般儿童选择4.5-5.5号,成人7-8号,大角度进针(60°左右)。

10.进针角度选择

传统静脉:15-30°

一般病人:45°或接近45°

老年浅小静脉穿刺:35°

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10-15°

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超过40°

小儿头皮静脉、手背、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10-45°

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