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因其对血细胞影响较小,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但国外文献1980年已有报道表明,EDT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黏附,导致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发生,也就是临床上会遇到的一种血小板异常降低却没有出血症状的现象。PTCP是一种由EDTA诱导,发生于体外的非稳固性血小板凝聚,临床主要表现为重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且无出血现象。PTCP产生的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会导致患者临床辅助检查增多,严重时易导致临床错误诊治。因此,PTCP应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广泛重视。
EDTA-PTCP在临床上发生率相对较少,据文献报道,其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13%左右,门诊患者可能更高,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病毒感染、肝硬化等,甚至外科手术后,输血也可引起EDTA-PTCP。部分病例为先天性,而部分病例则可能由药物引起。其本质是EDTA诱发的,免疫球蛋白介导的血小板体外聚集。目前尚未发现其可以造成病理损伤。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发现需要检验医师和临床医生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排除确定,以免造成医疗事故。一方面,检验技师应注意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血液分析仪的危急值警报情况、直方图情况、手工涂片观察等手段确定是否存在EDTA-PTCP;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应及时向检验人员反馈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检查结果,双方共同排除或者确定EDTA-PTCP。
目前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临床上不能忽视。如出现上述现象,应采取下列方法解决:①立即稀释不含任何抗凝剂血液进行血小板计数;②改用其他替代EDTA的抗凝剂,既可解聚又可防止聚集,如枸橼酸盐等,但是不适宜用肝素作为抗凝剂,③人工计数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