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河南省中医院血液科程志主任受邀做客河南广播电台,就贫血的症状、病因、危害和防治为广大听众做了解答。
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既可以是原发于造血器官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如果骨髓生成不能代偿红细胞的破坏或丢失,则任何能损害红细胞的产生或加速其破坏的情况都会导致贫血。
程志主任在直播过程中,主要讲到了营养性贫血和非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造血所必须的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非营养性贫血包括一些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等,另外,肝脏疾病、肿瘤、药物、免疫性疾病、肾脏病、以及内分泌遗传性等疾病也会引起贫血。
贫血的危害较大,本病起病比较缓慢,轻者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或苍黄,以口唇、牙床、眼睑、指甲等部位更为明显。严重贫血可见头晕,全身乏力,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患儿往往伴有营养不良。有的还出现吃土块、煤渣、墙泥等。贫血过久,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此外,还有一些贫血是其他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症状,如多种恶性血液病、肿瘤等,不可轻视,一定到正规医院血液科做相应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对于贫血的防治,首先应强调对引起贫血的病因防治,因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应纠正出血的原因;对月经过多或经产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应当使用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剂;对婴儿和早产儿应及时添加强化食品,合理喂养;因为叶酸、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所以要避免长期素食;在接触有害物质的生产工人中,应加强劳动保护;在日常生活中不滥用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
“贫血的诊断以查明贫血的性质和病因最为重要,在确定贫血存在及其程度之后,贫血的诊断思路为分析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贫血的类型,同时,紧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进一步的检查,寻找贫血原因。”程志主任在直播结束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