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心脏疾患。如果用医学术语去描述,可能很多不学医的朋友听不太懂,我就给您打个比方吧,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如钟表一样有规律地跳动,每分钟60~100次,像泵一样将心腔里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房颤时心房不再按正常节律跳动,而是快速、不协调地乱颤,就无力将血液正常泵出,部分血液在心房中处于半停滞状态,容易在心房壁上形成栓子,称为“附壁血栓”。
在某些情况下,心脏的栓子就会脱落,随血流脱缰而出,而主动脉弓是血液流出心脏的首发必经之处,其上方发出三根血管供应大脑,由于血流动力学原因,心脏脱落的栓子如“浮萍”顺流而去,就会堵塞前方的脑血管,形成“脑栓塞”,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速度最快的,症状瞬间达到高峰。只有少数的“漏网之鱼”才会“游”到更远的部位,堵塞肾脏、肠系膜及肢体血管。
所以说,本来是心脏疾病的房颤,受到伤害的却多是大脑。我们做过很多脑栓塞介入取栓手术病例,当血管开通后,发现脑血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对于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大脑不禁神伤且愤愤地质问心脏:“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其实心脏也很受伤,再说大脑也是有责任的,平时对这种疾病认识不足,是不是大脑的责任?房颤的发病率是很高的,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3~4%,80岁左右几乎达到10%,而且多是隐匿起病,这就要求我们早期识别,当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时,要警惕本病,时常摸摸自己的脉搏,发现脉搏强弱不等,节律不齐,并且脉搏次数少于心跳次数,要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就能很快确诊。
对于新发生的房颤,尽可能复律,也就是通过药物或者射频消融的方法转成正常心律。而对于慢性房颤患者,除了控制心室率外,最重要的就是防治栓塞事件,主要采用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但由于服用华法令要经常化验血液观察药物的疗效,需要经常调整药物用量,而且可能会合并出血并发症,所以不少患者不愿意接受这个药物,其根本原因还是对脑栓塞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患者干脆采用折中的方法,应用阿司匹林代替华法令,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近年来研究发现,左心耳是栓子的一个重要栖息地,因此通过介入的方法封堵心耳,是近年来防治脑栓塞的新进展,效果更确切。因此,房颤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及早发现,请医生帮我们纠治,就会少走弯路,就会少一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