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2月16日健康报刊载文章《“为接种工作尽己力”》,介绍了我院21世纪门诊部预防接种门诊赵荷苹,在疫苗接种一线耕耘,全年保持无纠纷、无投诉、无差错事故的工作事迹,现原文转载如下。
近日,在河南省中医院21世纪门诊部预防接种门诊,护士赵荷苹在指导一位年轻妈妈怎么抱孩子,才能让孩子舒服地接种疫苗。她身旁围着十几位带孩子来接种疫苗的母亲,赵荷苹耐心地解答着这些年轻妈妈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我是一名内科护士,但是却做了一辈子的预防接种工作。为大家解决有关疫苗接种的问题也是我的日常工作。”赵荷苹已经习惯了平日的忙碌。
嘴、手、腿都闲不下来
医院的接种门诊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安静的地方。赵荷苹每天身处其中,为新生儿预检、筛查、接种疫苗,为外地赶来的特殊儿童量身定制接种方案,耐心指导入托、入学儿童的家长为儿童进行疫苗补种,回答有关新冠疫苗接种的各种问题……
工作中的她嘴闲不住,手闲不住,腿也闲不住。
在接种门诊,经常能听到家长们充满信服 、敬重 、感激地说“ 谢谢”,还有赵荷苹不变的3个字的回答——“应该的”。好多次,她在午夜被求助电话惊醒;好多次,她滴水不敢沾,加班加点,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焦急等待的儿童家长。每天,赵荷苹都对接种工作投入饱满的精神,和颜悦色地面对每一位儿童家长,并且用自信和镇定为年轻医务人员做出榜样。
有一次,赵荷苹为一名1岁半的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她刚给儿童扎好针,儿童就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尿。接种完疫苗,赵荷苹白大褂上的尿还在滴滴答答往下落。其实在那时,赵荷苹如果停止注射,或稍稍挪动一下身子,就可以避开。但那一瞬间,她的双手依然按照无菌规范淡定地操作。
“预防救命,人人平等”,锦旗上的8个字一直是赵荷苹前进路上的动力。数年来,她所在的接种门诊没有出现过一例投诉,没有发生过一件医疗纠纷。
“在中国,可以随时向像你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咨询,真好。这里的医疗生态真好!”一位曾在门诊接种过疫苗的外国儿童的妈妈说道。对赵荷苹来说,能被远在他乡的人信任、依靠,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我收获了很多温暖”
“我的初心就是做一名被老百姓欢迎和信赖的预防接种工作者。”赵荷苹坚守着她的初心。
疾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件永无止境的工作,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每个家庭与接种门诊的交集越来越多。但有些家庭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对疫苗接种存在误区。为缩小专业认知上的差距,让大众对预防接种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自2003年春季开始,赵荷苹每周定期开展一次“家长课堂”,面对面教大家正确认识预防接种,普及预防医学知识。
“家长课堂”不但为医院和群众双方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对方的机会,而且让专业知识在更多家庭中传播,收获了良好的群众反响。十余年、800多场“家长课堂”,让近4万家庭受益。她说:“我这辈子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把‘家长课堂’做成河南名片。”
退休后,赵荷苹仍然耕耘在预防接种一线,坚持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 ,不求回报地为大家解惑答疑。今年年初,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她开通了个人视频号“预防接种,每周一讲”。目前,已连续发布自创的短视频49期,科普内容实用,解决了很多关于预防接种的问题,每条视频都吸引了很多粉丝,被转发几百次。
在今年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赵荷苹又来到了工作的第一线,手被磨破了,脚因为久站也肿了,声音也嘶哑了,但她依然坚持着。
在全年数十万剂次的新冠疫苗和常规疫苗接种中,她保持无纠纷、无投诉、无差错事故发生。她还与外省、市、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同行们开展多层面、多方位的业务和经验交流,分享管理创新和工作中的亮点。
这些工作看似平淡,但赵荷苹却说:“工作是美好的,在与儿童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浸润在爱与被爱之中,收获了很多感动和温暖。我相信,每个人付出的爱会在被关爱的人心里一点点积攒着,最终会形成暖流,温暖你,温暖我。”
“我把预防接种工作做成了自己的爱好。择一事,终一生,尽己力。”赵荷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