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河南省中医院: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35DF0

编者按:2月13日,《医药卫生报》和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公众号刊出文章《河南省中医院 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本文深入剖析了河南省中医院党建与医院各项健康事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医院在党建引领下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对“健康中原”“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践行。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四十载笃行不怠扬国粹,四秩春秋砥砺奋进传岐黄。在中原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织的广袤大地上,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历经四十载风雨砥砺,坚守初心,绘就党建引领与医院发展建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党建领航

夯实发展根基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据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金厂介绍,党建引领犹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为河南省中医院的发展筑牢坚实根基。该院以“抓学习、抓改革、抓落实”为工作导向,即抓学习、提认识、提站位、提作风,抓改革、找差距、明目标、定规矩,抓落实、要效率、要效果、要结果。该院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院发展肌理,引领发展航向,激活医院内生动力。

长期以来,河南省中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围绕提升中医药综合诊疗水平、增进群众就医幸福感与满意度的目标,持续激发医院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该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领导联系支部制度等。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院领导班子深入科室调查研究,努力推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关键工作扎实落地、开花结果。截至目前,该院已成功创建19个校级样板党支部和3个省级样板党支部,并有4个党建品牌顺利通过中期核验。

与此同时,该院还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支部标准化建设,充分释放支部战斗堡垒效能与党员先锋模范力量,以“党建+”模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学科建设是解锁医院发展的密码,是推动医院发展的核心环节与有力抓手,而党建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河南省中医院院长冯晓东说,在党建引领下该院一系列学科、专科建设措施相继出台,为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筑牢根基。

河南省中医院现有一院两区,两个分院区合理分布,极大拓展了服务半径,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更广泛地惠及群众。院内核定床位3300张,拥有80个临床医技科室、近3000名职工。其中,全国名中医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组成的精英团队,成为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2024年12月,该院实施“杏林薪火”人才工程和“杏林铸才”人才计划,举办首届嵩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柔性引进20位国内顶尖领军人才,构建全方位人才培育体系。2024年,该院新增“三个100”工程临床研究型医生培养专项2人、医学科技人才海外研修项目2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1人,中医药青苗人才指导老师和培养对象23组;获批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项,1人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学科骨干海外研修项目。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项目的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积极履行责任与使命,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积累,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屡获佳绩。

“党建+医疗服务”

守护群众健康

在医疗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党建工作正成为引领医疗服务不断优化、守护群众健康的核心力量。河南省中医院积极探索“党建+医疗服务”模式,各党支部立足自身专业特色,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从诊疗业务能力的提升到学科传承创新,从科研教学的突破到药事服务的精进,全方位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薪火相传,护佑群众健康门诊医技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犹如点点火种,在支部与科室中闪耀着先锋模范之光。2024年,介入科诊疗患者4297人次,较2023年增长8.32%;超声科诊断患者约28万人次,较2023年增加3%,5项超声新技术让诊断更加精准高效;急重症及病房出院人次较2023年增长约15%;21世纪门诊部共接诊患者56191人次;精神心理科自创心理疗法与中医心理治疗方法,运用改良的情志相胜疗法对抗精神心理疾病,辅以中医汤药治疗,为无数被精神疾病困扰的患者驱散阴霾。

党建融合,全面提升内科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先进基层党支部,是党建与临床、科研、教学深度融合的典范。他们联合其他科室举办义诊、膏方节等活动,专家们深入群众,传播中医药知识,如同杏林使者传递健康福音。在科研与教学领域,也同样成果斐然。近年来,这一支部共引进高学历人才4人;开展气管镜镜下介入等多项新技术,填补技术空白;承担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厅局级项目15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14篇;获批发明专利2项。支部中的肺病科更是成绩卓著,作为河南省首批哮喘联盟、肺结节诊治中心单位,2020年获批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达标单位。

学科传承,创新突破内科党总支第五党支部所在的河南省中医院肿瘤科,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与成就。作为省内最早的中医肿瘤专科,首任主任为全国名中医郑玉玲。2018年,这里成为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承担食管癌重点研究工作,并于同年获批河南省中医肿瘤专科诊疗中心;2021年,成为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肿瘤科专业优势不断拓展;2023年,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肿瘤科项目、河南省中医高水平专科——肿瘤科项目成功获批,标志着这一学科建设迈向新高度。在学科带头人郑玉玲引领下,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得各项成果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获发明专利11项;主持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食管癌前病变治未病干预指南》《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引领行业规范发展,为肿瘤防治贡献中医智慧与力量。

药事服务,精益求精药学第一党支部针对药事服务中的关键环节,结合“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主题教育要求,开展“双提升”(提升药师工作能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活动,成效显著。2019年,这里获批成为河南省中医医院药事质控中心依托单位,肩负起豫北区域9个省辖市中医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的重任。在临床服务创新方面,药学第一党支部建立“以经验鉴别为主、实验室鉴别为辅”的独特中药饮片验收体系,上线全程追溯系统,从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到使用5个环节均有迹可循,实现了全程质量追踪与监管。在优化服务流程上,该支部于2020年上线基于医院药学工作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工作流程,加强对调剂质量、煎药质量的监管,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同时,该支部还推出多项便民服务,如药品快递、弹性安排服务时间等,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提高就医体验;近5年成功备案院内制剂28种,71种院内制剂进入医保目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实惠的治疗选择。

“党建+教学科研”

培育杏林英才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成为众多高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河南省中医院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在党建引领教学科研方面不断创新实践,致力于培育德才兼备的杏林英才。其中,研究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教职工党总支第四党支部的实践成果尤为突出,成了“党建+教学科研”模式的生动范例。

“六个一工程”,铸魂育人河南省中医院研究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作为全省高校第二批省级样板党支部,以创新的“六个一工程”成为“党建+教学科研”领域的璀璨亮点。这一工程为党员成长精心规划路径,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再到毕业阶段,每个阶段都设置了具体而充实的成长任务,如通读一本好书,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智慧力量;当好一个干部,锻炼领导才能与责任感;对接一个宿舍,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帮扶一个学生,携手共进成长;服务一次社会,践行医者仁心;开展一次答辩,展现学术风采与思考深度。

多年来,研究生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严格按照“六个一工程”进行党员的发展与培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立足社会实践这一育人阵地,取得了显著成效。支部党员石锦涛跟随院系社会实践团深入基层开展乡村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居民进行中医药特色治疗,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提高了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其事迹广受媒体赞誉,成为“六个一工程”培育模式的生动实践。该支部还通过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如社区义诊、科普宣传、学术交流等,服务广大群众,弘扬中医药文化;创设研究生“医林研梦”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支部党建动态,宣传为师生办实事情况,树立先进典型人物,传播社会正能量;搭建多元、高效的学术交流与成长平台,强化支部党员及院系研究生的培养。

服务社会,双融双升同样获评全省高校第二批省级样板党支部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教职工党总支第四党支部作为教学支部代表,在“党建+教学科研”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该支部坚持在服务社会中锤炼党性,定期组织党员深入社区、乡镇开展义诊活动,党员们在义诊中重温党的初心使命;通过红色观影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该支部扎实的党员教育也推动了“党建+业务”双融合、双提升。支部积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岗位练兵等活动,提升专业技能;与多家县级医院开展“高水平专科”共建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在服务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党建+创新发展”

激发奋进前行新动能

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征程中,党建工作正发挥着愈发关键的引领作用,成为激发医院创新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河南省中医院积极探索党建与医院各项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不同党总支的特色实践,展现出党建引领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也为医疗行业的进步贡献着积极力量。

服务先行,凝聚力量机关党总支第一党支部积极协调,充分发挥党办、党委宣传统战部和工会的组织优势,精心组织全院职工和学生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截至目前,该支部已组织开展各类学习700多次、专题宣讲70余场,实现了全院党员干部轮训,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该支部还积极投身援疆工作,每年派出6名~7名援疆专家,与多地开展结对帮扶,助力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同时,该支部以创建“服务型机关党支部”为目标,积极转作风、办实事,密切联系群众,骨干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让“马上办、立刻办”成为工作常态,便民利民,搭建院领导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倾听民声、解决难题。2024年,院领导调研、上党课14次,为群众办实事67件,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群众路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专业引领,区域辐射机关党总支第五党支部依托医院的中医护理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如义诊、护理科普宣传、专业竞赛等,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党性修养;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党建动态,展示党员风采,传播正能量。支部中的河南省中医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心(豫北区域)自2021年以来,坚持开展督导评价工作,为医疗机构提供质控报告与风险预警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区域辐射与引领作用,推动豫北地区中医护理质量稳步提升,为医院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中医护理之花在更广阔的区域绽放芬芳。

刘金厂说,医院党建工作的核心要义与最终落脚点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而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守护群众健康。未来,河南省中医院将持续深化党建与医院各项工作的融合,遵循“抓学习、抓改革、抓落实”工作导向,促进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与队伍建设协同发展,以党建引领方向、整合资源、推进改革,推动医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双一流”大学建设赋能添彩。(文/刘旸 徐明 李昕)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