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我院院长崔应麟提交了建议提案:“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3月7日《河南日报》刊发文章《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中医院院长崔应麟: 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对此议案进行了详细报道。文中阐述了进一步建立中医药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就如何加快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及培养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高层次中医学人才提出了具体建议。现将原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李倩)作为中医药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群众、培养出更多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在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崔应麟把他一直以来关心的问题带到全国两会。
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当前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中医院院长崔应麟认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提出,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然而,有的地方中医药行政管理组织存在力量不足甚至缺失的情况,中医药管理体系面临“头重脚轻”的问题。有的地方尽管挂牌成立了中医(或中医药)管理局,但并没有独立存在,难以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甚至还出现了多头管理等问题。
“建立独立的中医药事业管理机构,构建有利于中医药传承特点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必要途径。”崔应麟建议,应加快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省级层面组建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加强省级中医药行政管理力量,同时建立中医中药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建成“医药一体、联合管理”的监管模式,加大对中医药产业重大项目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中医诊治急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有关于急症的论述,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创了急症辨证论治的先河,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中医第一本急救手册,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对瘟疫的治疗主张“急症急攻”的原则,清代温病学家辈出,大大向前推进了中医急症的诊治水平。
“然而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迅猛发展,加之对中医急症研究和投入力度不够,中医急诊学发展与西医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崔应麟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开展了在全国建设32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在全国遴选出17家中医医院作为“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基地”项目建设单位。然而对比项目资金投入和建设支持力度不难发现,对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投入甚少。
“中医药的优势在于疗效,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崔应麟认为,建议国家发改委将“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一并纳入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中来,给予同等扶持政策和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紧急医学救援中的优势及作用,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处置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更好保障。
培养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高层次中医学人才
提到中医药人才建设和发展,崔应麟认为以下三个问题亟须解决。
一是中医药人才数量亟须补充。以河南省为例,中医从业人员总量虽居全国第二位,但人均指标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尤其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医改以及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更加旺盛,人才供给明显不足。此外,基层中医药人才缺乏,县域内中高级职称中医药人员基本上聚集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低职称和无职称人员居多。
二是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亟需扩展。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仍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全国有2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规模与当前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三是中医执业资格取得条件亟须放宽。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推广,不少非医学专业人士也渴望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进而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但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具有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中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因此目前通过继续教育方式完成中医本科教育的大量学生,无法取得中医执业资格。
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崔应麟建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应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本科,使其系统接受高水平中医学本科教育,培养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高层次中医学人才。试点探索非医学本科+中医学专业的九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中医药高等院校自主选拔热爱中医药事业,对祖国医学有浓厚兴趣,愿意为中医药事业奉献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进入高等医学院校深造,以满足复合型、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求,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转自: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程乾 审核/杨静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