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传统菜肴食材搭配的中医药理论解读(一)

发布日期:2025-05-06 浏览次数:

药师读菜

美味兼养生

中国不仅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明史,还有着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川菜、鲁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

中国历来传承的饮食观念是天人合一,以食养生;阴阳平衡,中和为美。古人认为食材之间的搭配、饮食对脏腑的补益、脏腑之间的协调,这三者的平衡关系是膳食烹饪的重要考量,讲究在性、味、归经等维度上的平衡,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起到健体防病的作用。

古人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不断总结出经典的食材搭配,这些菜肴不仅色香味俱全,还有养生保健,增强体质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从中医药理论的角度给大家解毒一些经典菜肴的搭配原理:

No.01

山药排骨汤

食材的中医药特性: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以及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带下等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排骨:味甘、咸,性平,归肾、脾经。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改善肾虚导致的腰膝酸软,以及阴血不足引起的皮肤干燥、产后乳少等问题。

搭配的中医药意义:

健脾补肾:山药健脾,有助于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营养物质;排骨补肾,可补充先天之精。两者搭配,能先后天同补,增强身体的整体机能。

阴阳平衡:山药偏于补阴,排骨滋阴的同时又有一定的益气作用,二者搭配,使滋阴而不碍阳,益气而不助火,有助于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

气血双补:山药健脾可促进气血的生成;排骨补肾养血,直接为身体补充阴血。二者搭配能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症状。

适用人群与禁忌:

适用人群:适合脾胃虚弱、肾虚体弱、气血不足的人群,如老年人、产后妇女、久病体虚者等,常饮此汤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禁忌人群: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不宜食用。因为山药有收涩作用,可能会加重湿邪或积滞;排骨油腻,也可能助湿生痰,加重病情。

No.02

香菇炖鸡

食材的中医药特性:

香菇:味甘,性平,归肝、胃经。有扶正补虚、健脾开胃、祛风透疹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正气虚弱、神倦乏力、纳少、麻疹透发不畅等。现代研究发现,香菇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调节免疫、抗肿瘤等。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等作用。适用于虚劳羸瘦、食少便溏、病后虚弱等人群。

搭配的中医药意义:

扶正补虚:香菇和鸡肉都有扶正的作用,二者搭配,能增强补益效果,可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帮助身体恢复。

健脾和胃:香菇健脾开胃,鸡肉能温中益气,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有改善作用。

气血双补:鸡肉能补精填髓、益五脏,有助于气血的生成。香菇也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二者协同,可起到气血双补的功效,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适用人群与禁忌:

适用人群:适合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食用,尤其适合病后康复、产后调养的人群。

禁忌人群:鸡肉性温,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以及患有热毒疖肿、高血压、血脂偏高者应少食或不食。此外,香菇为动风食物,患有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者忌食。

No.03

土豆烧牛肉

食材的中医药特性:

土豆: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和胃、益气调中、通利大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不畅等病症。土豆中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含有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虚损羸瘦、腰膝酸软等情况。牛肉富含蛋白质、铁等营养成分,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补充气血。

搭配的中医药意义:

健脾和胃:土豆和牛肉都入脾胃经,二者搭配能增强健脾和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气血双补:牛肉补气血的作用显著,土豆也有一定的益气功效。两者结合,能够补充人体气血,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乏力、气短等症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强身健体:牛肉能强筋骨,土豆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经常食用土豆烧牛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尤其适合身体虚弱、劳动强度大或运动量大的人群。

适用人群与禁忌:

适用人群: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身体消瘦、免疫力低下以及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禁忌人群:牛肉性偏温,内热盛者不宜多食,以免加重体内热邪;此外,患疮疡、湿疹、痘疹等皮肤病症者应慎食,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土豆发芽或变绿后含有龙葵素,有毒性,不能食用。

No.04

虾仁炒黄瓜

食材的中医药特性:

虾仁: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等病症。虾仁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黄瓜:味甘,性凉,归肺、胃、大肠经。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身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毒疮疡等。黄瓜含有丰富的水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搭配的中医药意义:

阴阳平衡:虾仁性温,有补肾壮阳、益气滋阳之效,偏于补阳;黄瓜性凉,能清热利水、生津止渴,偏于滋阴清热。二者搭配,可使菜肴在寒热属性上达到平衡,既不会过于温热导致上火,也不会过于寒凉伤及脾胃,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气血双补:虾仁养血固精,有助于补充气血;黄瓜生津止渴,可促进津液生成,津液与气血相互滋生。二者搭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不佳、身体乏力等症状。

脾肾兼顾:虾仁归肝、肾经,可补肾气;黄瓜归肺、胃、大肠经,能清胃热、利大肠,脾胃与大肠相表里,且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滋养。所以虾仁炒黄瓜这道菜对脾肾有一定的兼顾作用,有助于维持人体脏腑功能的平衡。

适用人群与禁忌:

适用人群: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尤其适合肾虚体弱、气血不足、肥胖、便秘以及夏季容易出现燥热烦渴的人群。

禁忌人群:黄瓜性凉,脾胃虚寒、腹痛腹泻、肺寒咳嗽者应少食;虾仁为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过敏性疾病等人群应忌食,以免加重病情。

从上述分析可见古人在烹饪美食时,搭配食材是很有讲究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制和养生需求选择食用。

文字/编辑 于红艳

图片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