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
——纪李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拜访李振华国医大师
2014年1月12日马年春节来临之际,李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成员一行怀着对国医大师的崇仰之意,拜访了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国医大师、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李振华老师。此时尽管户外是数九寒天,但在李老所居住的病房内却是暖意融融,生机盎然。躺在病床上的92岁高龄的李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虽然有病魔缠身,但一谈起中医,他即非常兴奋和自信,心目中激荡着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热切期望溢于言表。
工作室负责人代表工作室导师及全体成员向李老介绍了工作室的概况,并表达了对李老的衷心祝福,祝愿李老早日康复,合家幸福。李老早在六十年代初即与在河南中医学院上学的李鲤导师熟识,他对李鲤导师的工作业绩和医德给予了高度赞扬,也同样表达了真切的祝愿。
拜访中,李老就中医学目前所面临的状况、国家近年来对发展中医药事业所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作为中医人应该怎样去继承和创新中医事业以及如何真正去把握中医学的实质与核心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讲解和阐释。他指出,中医学的核心就是辨证论治,要用中医的思维方法指导临床。中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要防止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中医。要坚信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中西医是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来阐释事物的固有规律,同样具有科学性。中医学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其理论核心包括整体观、对立统一观、恒动观和辨证观等。中医药的创新并不是要脱离现有的理论体系,去创建一套新的理论,而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完善、矫正已有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如金元时期的医家,每个人都有创新,刘完素提出致病因素多为火热而创立“火热论”,朱震亨则在刘完素的基础上将此火热更加具体为相火,故提出“相火论”。这些理论的创新,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临床上的创新,他们能够突破当时的成规,采用了寒凉治法和滋阴降火的方法。这是在继承了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时代特点、临床经验得出的理论创新。由此可见,继承和创新具有辩证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既不能脱离继承谈创新,也不能只言继承而不创新。最后李老教导我们要珍惜当前的大好时机努力学好中医,要做苍生大医,以振兴中医药为己任,为岐黄医术的兴旺昌盛努力奋斗!
交谈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李老对中医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寄予的厚望。他思维清晰而敏捷,言语流畅而富含哲理,与他交流就像翻读一本百科全书。寥寥数语,铭诸肺腑;短短半小时,使我们感慨良多。此行拜访获益匪浅,萦绕在我们脑海中的,除了李老的洒脱,还有一位国医大师的风范,以及“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的高尚中医情怀,然而更多的则是一个形象,一个榜样,一个值得中医后辈奋斗终生、努力追求的目标!
2014年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