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秫米汤方出自《灵枢·邪气篇》为内经十三方之一,临证加减变化应用颇具心得,阐释如下:睡眠是人与自然的同步。《灵枢·营卫生会》:“营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曾治一老年男性不寐10年。久治不愈。舌质暗,苔白黏,脉沉。诊断为不寐病(阴阳失调证)。方:清半夏30g先煎1小时小麦30-60g酸枣仁30g首乌藤30g药:或用姜半夏,或者佐以生姜,无秫米常以小麦代之。量:30-60克。煎:半夏先煎1小时,加生姜15克。服:日三服,睡前(9点服药),同时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睡前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饮料,生活规律,按时休息。前后服用三月余,停药1年未复。
半夏秫米汤方用于湿痰内盛、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失眠症,有和胃宁神之功。方中半夏,交阴阳,燥脾湿,顺脾性以益脾和中,小麦、枣仁养心肝之血以安神,首乌藤养血安神通络,生姜遏制半夏毒性。诸药合用则“中焦和”且“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故昼精而夜瞑”。(《灵枢·营卫生会》)据《内经》述,本方服用,“新发病者,覆杯则卧,汗出血愈”,“久病者,三饮而已也”,可见疗效迅捷。
临证所见阴阳之气不交是失眠的基本病机。《灵枢·邪客》:“目不瞑。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此处的阴阳乃指胃中化生的营卫之气。营卫之气源于水谷之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气的运行路径与子午流注学说中人体气血运行时刻表相一致,见《灵枢·营气篇》。卫气的运行法则:“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自膀胱—小肠—胆—胃—大肠—肾;阳尽于阴,阴受气矣,自肾-心-肺-肝-脾,复注于肾。”(见《灵枢·卫气行》)营卫之气的关系:“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
从营卫之气的运行路线可知自脾胃始,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皆可影响营卫之气的通畅进而影响睡眠。半夏秫米汤方交通阴阳辨证施用,可变化万方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