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河南日报|隆起中原肿瘤防治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5-09-01 浏览次数: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河南省中医院诊疗水平、服务能力、管理理念换代提速……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河南,逐步推动区域医疗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让国家级水平的优质医疗在河南变得更可及、更可感、更可依。

9月17日,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建设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以下简称“河南医院”)(河南省中医院五龙口院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将正式开诊,意味着中原地区在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领域迈入新阶段。

这一重大项目为何落户河南?开诊后将如何赋能区域中医药发展?就此,记者专访了河南省中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主任、龙华医院河南医院副院长马纯政。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统筹规划下,遴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的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医院作为依托医院,二者携手共建的项目医院。

“肿瘤带来的痛苦与折磨,是病人和家属不能承受之重。河南人口多,肿瘤患者就医需求量巨大。”马纯政介绍,河南省中医院已具备扎实的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基础,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以下简称“龙华医院”)的肿瘤科,由国医大师刘嘉湘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是国家中医肿瘤区域诊疗中心、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两院合作,是一次资源互补、优势叠加的“双向奔赴”。

自2021年国家批复第二批国家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龙华医院作为“输出医院”,把优秀的临床诊疗方法及高水平科研、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全面引入河南。河南省中医院作为“依托医院”承接,与龙华医院进行同质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的“国家队”标准本地化。

同质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共享与梯队共育。

河南医院开诊后,第三届国医大师、龙华医院刘嘉湘将提供线上指导;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河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郑玉玲将在院内坐诊;上海龙华医院及省内的大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岐黄学者等组成核心团队,将持续在这里开展坐诊、查房及多学科会诊。

在人才培养上,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轨机制。马纯政表示,“请进来”就是上海专家服务河南患者,降低病人外转率;“走出去”即引进高质量医疗人才,努力在科研、临床方面取得突破,争取获省级、国家级重点项目。

肿瘤诊疗思路与方案也实现同质化推广。

龙华医院首创的“扶正治癌”理论体系被纳入全国规划教材,制定的肺癌、胃癌等中医诊疗方案成为行业标准。数十年来,该院肿瘤团队吸引了全国乃至海外患者。

河南医院也将推广“扶正抗癌”理念,把治疗与康复延伸至患者日常,通过家属参与和健康指导,实现从单纯治病向提升生存质量转变。

管理模式同步升级。

在上海团队带领下,河南医院实施更精细化的患者分类与管理,推进诊疗方案多样化、标准化。针对疑难重症,可发起沪豫远程会诊,龙华医院微创团队也将定期赴豫进行技术指导。“这意味着河南患者无需远行,便能接受国内领先的肿瘤诊疗服务。”马纯政说。

据了解,河南医院开诊后,一期开放床位600张,其中肿瘤疾病床位450张,设立五大特色肿瘤亚专科,龙华医院顶尖专家团队将常驻河南医院。

五大肿瘤亚专科团队将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肿瘤预防、筛查、诊疗及康复服务。

食管癌/胃癌团队:专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肝胆胰肿瘤团队:运用中西医结合理念,突出中医特色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

肺/肠癌团队:聚焦非靶向治疗及靶向治疗耐药后的患者,开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协同增效的研究;

微创诊疗团队:为各类肿瘤患者提供更早的诊断、创伤更小的治疗,以及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解决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大手术;

中西医结合放疗团队:依托国内最先进的放疗设备和研究思路,100%联合中药,提高肿瘤疾病的治愈率和缓解率:

此外,河南医院还将成立肿瘤康复团队,针对肿瘤疾病特点,开展系统性、针对性康复服务。

马纯政透露,未来上海专家将深度融入河南医院学科建设,通过带教、多学科诊疗和实验室共建,培育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国家级团队。双方还将联合攻关河南高发瘤种(如食管癌),推动中医药方案融入肿瘤诊疗国家标准。

从“跨省求医”到“家门口看专家”,从“能看病”到“看好病”,河南医院不仅服务本地群众,还将辐射中部省份乃至西部区域,为更多患者提供高水平、中西医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一座新的肿瘤防治高地,正在中原加速隆起。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社区门诊部: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