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是自然界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季节。《黄帝内经》中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是《黄帝内经》对春季养生提出的总则,指出在春令季节,人们应从精神调摄、生活起居、运动健身等诸多方面,以“生”为中心对人体进行调养。
1、调情怡性畅气机
养生以调神为第一要义,神明则形安。所谓调神,主要是指对意识思维情绪的调节。《黄帝内经》中提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告诫人们不要患得患失,思虑无穷,要保持精神愉悦,情绪乐观,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春季是发陈的季节,人体阳气潜藏一冬,至春日发泄,方无抑郁之患。因此,春季养生贵在调畅情志,升发阳气,应顺应春“生”的特性,保持心情舒畅,才能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应与平衡,以达阴平阳秘、身轻体健。
2、起居有常适寒温
初春之际,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依《黄帝内经》之旨,生活起居及作息安排上应以“夜卧早起”为原则。在居住方面,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和空气流通。在衣着方面总的要求是: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又要柔软保暖,并且还要做到衣服不可顿减。特别叮嘱体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并且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
3、谨和五味调脾胃
《黄帝内经》根据春季的季节特点与内在脏腑的密切关系指导人们选择春季适宜的食物。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芹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4、劳作有度气血流
春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也相应地开始恢复生机。春天的运动应采取有助于阳气升发、强健各脏腑机能的方式,如散步、郊游、放风筝、打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不仅能舒张筋骨,畅通血脉,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有益于心智发展。但是春季运动要适度,不宜太剧烈以致大汗出,因为出汗过多则会导致津液的大量丢失,而损伤人体正气。
5、梳头百下通阳气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头为诸阳之会”,春天是阳气萌生生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生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
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6、预防为主防旧疾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