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河南省中医院崔应麟院长——《中医发展之路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23-04-20 浏览次数:

一、中医的出路何在?

进入“十四五”规划的新时期,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建设,从从业者角度来看,目前发展中医药事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工作中面临困惑和不解,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1.外部影响

部分民众对中医药接受程度不高;

社会上存在攻击、诋毁中医药的“网络红人”,宣扬中医药“不科学”“伪科学”,加深了公众对中医药的误解;

不少骗子、商家打着中医药的旗号招摇撞骗,抹黑了整个中医药行业。

2.外部因素

服务体系与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不相适应;

发展方式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与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中医发展如何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1.中医药首先要姓“中”

要突出中医特点、特长,通过重点专科、名中医、特色治疗等手段,强化理、法、方、药每一个环节,临床思维突出中医的辨证论治精髓,来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

中医疗效要好,诊断要明,中西医结合要有优势,治疗与服务要有中医特色,尽量满足患者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诊疗需求,中医院要具备综合服务的功能,又要保持中医的特色不能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是现代化的中医医院。

2.要补齐短板

以急诊、外科、诊断等多学科为突破点,补齐不足,坚持用中医方式方法做治疗,将中医特色治疗技术作为重点突破与发展方向,大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通过临床诊断与治疗,将中医特色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三、如何用新发展理念审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指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色是经过抗击新冠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二)关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师承与学院相结合,是中医培养的两种主要模式,具体表现为:

以师承为主,学院为辅;

以学院为主,师承为辅;

师承与学院相结合,探索书院式育人模式。

两种模式各有千秋,院校教育的好处在于系统的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师承教育更亲临老师,和老师在一起工作,对老师临证风格,思路把握更准确,掌握更全面。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医的发展。

(三)关于人才的使用问题

新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多元化、思维多元化,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人都有其擅长及不擅长的技能与能力。要因人而异,因人而用,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发挥潜力,创造无限价值,才能尽其才,适其用。

四、如何提高中药质量,提升中医药活力?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质量决定了中医的疗效;“中医必将亡于中药”“证准方对药不灵”等言论屡屡被提及,尽管不尽正确,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药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基础的中药材,由于目前种植管理混乱、生态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粗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质量良莠不齐,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使中药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提高中药的质量,提升中医药的活力,这是我们避不开的话题。

东风路院区:0371-60908760(急诊)、60908747(挂号室) 、60908829(医保)、60908781(院办)

迎宾路院区:0371-55095256(急诊)、 55095158/55095258(咨询电话)

21世纪门诊部:0371-65352682(挂号室)、 65352650(办公室)、65352695(内科)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