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机会15岁上大学,读研究生,一步步从临床走向管理岗位,是党培养了我,我这一生都要感谢党。读研期间积极申请入党,希望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共产党员,竭尽全力服务于社会。”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崔应麟谈起自己与共产党的渊源时说。
“上学期间入党想法在心中萌芽”
1979年,恢复高考第三年,15岁的崔应麟到原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习。大学期间,崔应麟对中医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尤爱《黄帝内经》,大学几年他熟读《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注解,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其日后临床和科研创新奠定了基础。
1984年,大学毕业的崔应麟分配到安阳市脉管炎医院工作,是医院的第一位大学生。21岁任临床部主任,管理全院108位病人。搞科研、治病人、抓管理,崔应麟的综合素质得到历练。
“我对中医特别痴迷,希望学习更多中医学知识服务患者。”2年后,崔应麟考上黄帝内经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中医药大家石冠卿教授,研修《黄帝内经》。
受惠于党和国家的好的政策,上大学时候,崔应麟入党的想法悄悄在心中萌芽。读研期间,崔应麟正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3年6月23日,我终于得遂所愿成为党组织的一员。”虽然28年过去了,宣誓入党那一瞬间崔应麟仍然记忆深刻。此后,崔应麟将信仰的种子植入灵魂,融入血液。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者,就要响应党的号召,哪里需要去哪里,身体力行为患者做好服务。”1989年,崔应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河南省中医院工作至今,历任老年病区主任、急诊科主任、脑病区主任,2016年全面主持医院工作,2017年担任院长至今。
“医院开诊后,第一个病人就是我收治的。建院初期,医疗设备设施简陋,医院周边还是农田,和现在拥有国内领先医疗设备,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相比天壤之别。这一切得益于国家惠民政策的普及,加大了医疗服务投资的力度,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让老百姓能够有地方看病,看得好病。”
“河南省中医院的成立、建设、发展,我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医院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受益于国家有好政策的支撑。”一路走来,看着河南省中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中医医院,崔应麟言语间充满感激。
“见到病人,恐惧感没了”
2003年,“非典”来袭,因中医功底深厚,处方精到,崔应麟入选河南省防治“非典”专家组成员。
崔应麟记忆深刻的是救治一位病情危重的病人汤某。指挥部指派崔应麟和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的徐立然两名中医专家救治病人。因SARS传染性极强,病人戴着口罩,但中医诊病怎能不看舌象?崔应麟、徐立然让病人摘掉口罩,为病人号脉、查看舌苔,他们认为病人患SARS是湿热所致,最终病人服用俩人的处方药几个小时后,体温就开始下降,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连续服药三天,病人体温没再反弹,痊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到最需要的前线。刚接到任务心里也害怕,一接触病人,恐惧心理马上就消失了,就像战士上了战场马上投入战斗,这是一种职业责任感。”崔应麟说。
因抗击非典期间表现突出,崔应麟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抗击非典英模。
此后,作为专家组成员,崔应麟多次参加全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全程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新冠疫情,中医药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崔应麟带领河南省中医院全体员工投入抗疫一线。
武汉疫情最严重期间,河南省中医院应上级要求分别派出以副院长郑福增和副院长张勤生为领队的两批共56人国家中医援鄂(河南)医疗队,弛援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他们根据患者病情对症下药,部分患者使用了河南省中医院中医外用药,有效地抑制了上呼吸道炎症,达到很好的排痰祛湿作用。
崔应麟说,对于早期轻症病人,中医药具备非常大的优势。它对发热、乏力、咳嗽这几个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阻止了向重症的转化。继非典之后,中医药的救治优势,在新冠肺炎保卫战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再一次得到充分论证。
“要将中医特色做到极致”
“中医院应突出中医特色,将中医特色做到极致,这是办院方向,要坚持。先进的医疗设备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中医院应积极借助其助力中医诊疗。”如何让河南省中医院走向未来?崔应麟坦诚,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发展。
“感谢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作为在红旗下长大的60后,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内心响应党的领导,以实际行动向党的100周年献礼。”崔应麟言谈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作为河南省第二届名中医、河南省中医临床十大领军人才之一,崔应麟不仅在医术上可圈可点,在管理上也成绩颇丰。
“带领医院挂牌河南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食管癌、扩张型心肌病)、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这几年,把这几件事干成是我比较欣慰的。”作为一家医院的管理者,崔应麟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医院成为一个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培养大批精干医学专家,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人民政府也发布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明确提出到2030年,把河南建成中医药强省。这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谈起河南中医药的发展,崔应麟很兴奋。“中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首先要做好中医的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医发挥特色优势,服务百姓健康,希望更多的患者能体验优质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