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忠教授:中医世家 “勤”“苦”立身
王立忠出身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为当地名医。父亲对他管教很严,小学时就要他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等中医启蒙书籍,且要用毛笔小楷抄写。他1958年9月考入河南中医学院学习,六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在学习上,父亲常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勉励他。后来,父亲弥留之际介绍了部分临证经验,堪称毕生精髓,这些成为他以后行医的锦囊秘籍。
见到记者时,王教授如数家珍般向记者逐一列举:治胃溃疡用紫雪丹每次0.3克,一般服5~6次痊愈,又方用煅石决明30克,白芍30克,元胡15克共为细面,每次10克,一天三次;治慢性发热,用柴胡、鳖甲、龟板之类,柴胡可用至45克,无副作用;脱发症,吃药配合醋洗,其道理为毛孔有松弛便有收涩等。
不仅学会了父亲的绝学,王立忠还广结师友、勤思善悟。在临床遇到疑难病症时他先看书,书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向老前辈求教。为求得真经,他不惜委身到这些名中医家中干杂活,感动得老中医们将所有绝学相赠。凭着好学的精神,王立忠得到了名中医崔皎如、陈可望、王乐 、杨新吾教授的指点,医术愈精。跟着陈可望,他学会了“调补法”治疗冠心病的新学说。王乐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也被他全盘吸收。同时,他还注意博收广集散在民间的偏方、验方。几十年的临床积累,使他终成为国家级名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