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忠教授:疑难杂症 辨证施治
疑难病是指辨证和治疗方面均感棘手的一大类疾病,或病因不明,或病机不清,或治法不精,或无特效之方,或无应验之药。连《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也无奈地称其为“难治”、“难已”、“不可治”、“不治”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敢于挑战的王立忠积累相当多的经验,总结了一定的辨治思路。
他发现,疑难病有着共同的临床特点。一是临床表现繁多、复杂、稀奇、隐匿。二是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三是数病相合,病情多变。疑难病多不是单一病种,而是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或脑出血与心肌梗死共患,或风湿病与肺结核相兼,或肝炎肾炎并存。其病情亦多有变化,或由寒化热,或由实转虚,或因痰致瘀,或因热盛成毒。
针对这些特点,他摸索出了四大克难之术。
一是从“瘀”着手。常见的与血瘀有关的疑难病有各种疼痛、肿瘤、积聚、肿胀、黄疸、失眠、月经不调等。即使在这些疑难病辨证中没有血瘀的特征表现,也不能排除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兼夹瘀血的可能。在治疗“久病顽疾”中,既要考虑到气血不足的一面,更应注意从瘀着手。曾治一患者王某,两上肢肿胀,时肿时消,发作时两手活动受限,间断性发作10年之久,各处求治不愈。至本处诊治时思之其病年久,病初气结在经,病久血伤入络,气滞血瘀,气化功能失常,水湿停滞,发为肿胀,故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法,疏其病气,气血畅,营卫和,病气乃祛,其病很快好了。在治疗顽固性失眠时,他就是采用血府逐瘀汤加黄连、半夏,半夏用30克,往往能见奇效。
二是从痰论治。痰证的表现形式各异,既可阻于气道,表现为痰声漉漉、苔腻、脉滑等有形之痰;也可阻于经络、清窍等处,成为无形之痰。临床上,咳喘、呕吐、眩晕、胸痹、中风、痹症、积聚、梅核气、痰核、癫狂、妇女不孕症等,从痰入手,常有效验。
三是痰瘀同治。痰瘀同见,可以见于多种疾病,如中风、胸痹、痹症、癥瘕、积聚、神志病、肿胀病等。因此,痰瘀同治是针对疑难病症的重要思路。王立忠在治疗上述疾病时多采用活血化瘀消痰法,多能见效。
四是应用单方、验方。单方、验方大多是专方专药,往往针对性很强,对某种病症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临床上遇到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常用生山楂、生决明子适量泡水代茶饮用,效果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