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听王立忠老师说到朱青山老药师是全国中医药界不可多得的炮制、辨识学家,加以王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受家庭熏陶,对中药的种植、采集、炮制也均有一定基础,一直对我们说“医生不精于药,难以成良医”,中医中药密不可分,中药药性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名老中医传承、发扬中医理论的有效途径。因此,都迫不及待地请求王老师带我们去一睹朱老的风采、炮制药材的独门绝技,同时学习一些中药材方面的知识。于是,4月12日趁休息日,王老师带领我们工作室的学员们,王育勤、李彦杰、刘培民等一行8人,驱车前往禹州,拜访老药师朱青山。
当我们来到河南省禹州市青山药业有限公司门口时,前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满头乌发、面色荣润、身姿挺拔、步履矫健、声若洪钟,怎么看也只有60岁出头的先生,要不是王老师的介绍,我们万万想不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拜访的84岁的朱青山老药师!
朱青山老先生自14岁起当中药学徒,靠着自己的聪明、勤奋、诚实、厚道,掌握了中药材真假伪略辨识技巧,中药炮制方面有着独门绝技。任何药材到他手里,真假自明,还能说出产地、品种。与中医药行业结缘,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了近70年,并且现在仍在中药材行业第一线。
早在1985年就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老药工”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9荣获年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州四大九蒸货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荣获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药会)代表性传承人。
朱老药厂主打品牌是九蒸九晒的禹州“四大九蒸货”:熟地黄、何首乌、黄精、槐米。光九蒸九晒就得费时13天,炮制工艺讲究,不省工序,品质好。中药炮制关系到中药疗效,因此,同仁堂药业以及其它许多医院、药店都是他的长期合忠实作伙伴。九蒸九晒熟地黄以“黑如漆,亮如油,甜如饴”闻名。完全可以用同仁堂药业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来形容他的制药品质、敬业精神。
朱老还教我们如何鉴别同种药物人工种植与天然药材的不同、真假药物的区分。告诉我们药物炮制的四个原则:道地药材、遵古炮制、配料有别、讲究火候。朱老的修治绝活是:百片槟榔、蝉翼半夏,一个杏子大的槟榔,他就能切出来100多片,切出的半夏薄如蝉羽,能随风飘扬。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多次报道他的中药炮制技艺绝活。
朱老介绍槟榔切片前必须浸泡几十小时,直至水不再发红,其中有毒成分减少后再用,半夏必待口尝麻木感轻微后才可入药。这是对自己负责、对病人负责、对中医药界负责、多国家负责的执业操守。不能让医生没有药用,不能让病人吃到假冒伪劣药物,不能让中医毁于药材,是朱老掷地有声的誓言。
做良心药是朱老的宗旨,几十年来一直奉行着:不掺假、不用伪品、不用劣质药材的业界良心,遵古炮制,与时俱进。在他的领导下,无论是国营时期,还是自己办药材公司,伪冒假劣药材从来难以混进他的药柜。朱老是中药行业有执业操守、以技术领先、掌独门绝技、靠诚信经营药材的一面旗帜。
我们对朱老84岁高龄仍头发乌黑,满口恒牙齐整不落,精神矍铄,精力旺盛很好奇,朱老给我们讲了他的工作、生活、处事经验。工作时,再大的事都不是事,任何事不往枕头上搁,不多吃一口饭,每天围着厂子里各个车间转,亲口品尝各种中药,少说也得走10多里路。朱老以84岁高龄,能有今天这样的精气神,与他胸怀宽广、与人为善、心态年轻、不辍劳作、执着追求、品尝中药有关。
短短数小时的接触,朱老很高兴地、不停地给我们讲解,很希望我们能再多掌握一些中药材方面的知识。“用药如用兵”,王立忠老师常常教导这样我们,也是朱老对我们的希望。我们有这样的老药师,临症时才能用放心药、药到病除,中医药事业才能有希望。
通过拜访朱老,见证了朱老的工作、精神境界,深感不虚此行。
朱老诚信为人,谦虚的品德,豪迈的胸怀,为中医药事业高度负责的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祝福朱老,祝他一如中医药事业一样,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造福人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立忠传承工作室、河南省中医院 王育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