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成果

传承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承成果 -> 正文

毛德西教授运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冠心病举偶

发布日期:2015-08-03 浏览次数:

毛德西教授运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冠心病举偶

毛德西教授为第三批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尤甚是在冠心病的中医诊治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本方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浊结于心下的小结胸病。 毛老师认为,凡有痰热互结于胸而发病者,用之可效如桴鼓。但是临证时要抓住以下几点:1、心胸闷痛;2、舌红,苔黄厚腻;3、大便非溏。虽原文中提到“按之则痛”,但应用于临床时只要患者疼痛表现为闷痛,加之舌红,苔黄厚腻,痰热之象明显,即可应用。但应注意因方中瓜蒌有润肠之弊,如果大便溏泻则须慎用。举例如下。

患者徐某,男,59岁,间断发作胸痛,胸闷3年余,并伴有乏力、气短,自觉疼痛部位位于剑突下,活动后尤甚,休息后缓解。一月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示多支病变,建议患者搭桥手术,患者拒绝,近7 d自觉胸闷、胸痛症状加重,且口干口苦明显,为寻求中医治疗而来诊。患者平素纳眠可,二便正常,有烟酒嗜好。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诊为胸痹心痛病,辨证为痰热互结于胸,予小陷胸汤加减:黄连8 g,清半夏10 g,全瓜蒌15 g,陈皮10 g,炒枳壳10 g,竹茹15 g,茯神15 g,石菖蒲10 g,炙远志10 g,草果8 g,砂仁8 g,藿香10 g,生甘草6 g,15剂,水煎服,d/2次温服。复诊:患者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减少,口干口苦减轻,纳眠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厚腻但较前减退,脉弦滑。上方加炒苍术15 g,蚕砂10 g,草果8 g,生薏仁30 g,15剂,水煎服,2次/d温服。1月后患者因他病来诊,询问病情,患者诉守上方自服15剂,自觉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口干、口苦症状明显减轻。

按语:患者平素饮食失摄,恣嗜烟酒,而使痰热内生,痰热壅滞于中上二焦,阻滞气机,胸阳不展,心脉瘀阻而发为胸痛,治疗应以清热化痰为主。方选小陷胸汤加减。此方药少而力专,《医方考》:“黄连能泻胸中之热,半夏能散胸中之结,栝楼能下胸中之气。”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杜绝痰从湿生;半夏辛温,醒脾燥湿,二药苦辛并用,为辛开苦降的基本组合;瓜蒌宽胸理气,解郁润燥,三药合用,共收清热化痰,宽胸理气之效。方中加入陈皮、枳壳、竹茹、茯神等药物,又取黄连温胆汤之意。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卷上,功可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原为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之症,此处黄连温胆汤取其清热化痰之意。《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魂自宁也。”患者因痰热壅滞于中上二焦而发病,故方中加入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方中另加入草果、砂仁、藿香等芳香化湿类药物以增强化痰之效。复诊患者舌苔仍黄白厚腻但较前减轻,苍术燥湿健脾,蚕砂燥湿、和胃化浊,毛老师认为二药祛湿热力强,尤其善于消舌苔厚腻之苦,生薏苡仁清热化湿,且可使湿热之邪走小便而去。诸药合用,共收清热祛湿,宽胸止痛之效。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4 年 11 月 B 第 1 卷第 10 期

东风路院区:0371-60908760(急诊)、60908747(挂号室) 、60908829(医保)、60908781(院办)

迎宾路院区:0371-55095256(急诊)、 55095158/55095258(咨询电话)

21世纪门诊部:0371-65352687(挂号室)、 65352650(办公室)、65352695(内科)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