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李鲜教授“读、辩、悟、践”中医教学四字诀

发布日期:2022-11-23 浏览次数:

中医博大精深,但中医难学也难教。为探索新时代下中医的科学教学模式,河南省中医院在李鲜教授倡导和带领下,坚持诵读经典,逐步形成“读、辩、悟、践”四字教学法。

“很多年轻人对中医理论不感兴趣,把学习重点放在开方看病上,这就像在荒漠上种树,很难栽出参天大树……”河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鲜教授坦言:“正因为如此,我在8年前创办了诵读经典学习班,每周一晚上,带着大家学经典,从未间断,因为只有学好经典,才能做强中医。”

“读、辩、悟、践”四字诀,是李鲜中医教学的致胜“法宝”。

落实“读”字。李鲜从自己带教的研究生、留学生、跟师弟子和住院医师开始试点,要求每周一晚六点半,常规工作结后必须参加中医经典诵读活动。同时,诸月列出学习计划,强力推进,要求每次学习要满怀深情,字正腔圆,诵出中医人的精气神。内容包括中医学四大经典、中药、经方应用、临床心得等。从教学准备到主诵、主讲、点评各个环节由学生完成,李鲜每次都亲临到场,主导教学,参与点评。

抓好“辩”字。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关键,在于对经典的学习。而作为古文书写的经典著作,如何准确理解,窥其精髓,这是难点。每次诵读经典前,李鲜都会广泛搜集前人学习注解经典的论述和经验,引领大家一起讨论,有力地促进了对经典中所蕴涵的医理、思想的深入研读、思辨。以启发思维,使学习经典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弄通弄透,力避形式主义。

133F8

侧重“悟”字。李鲜要求学习经典不仅要“钻进去”,还要从经典中“走出来”,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悟”。她举例说,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在中医经典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各种药证理论,诸如“麻黄体质、柴胡体质……”等观点,让中医经典焕发出新的光彩,让复杂的中医辨证变得直观形象,这些都是在不间断地学习基础上的勤学妙悟。八年来,跟随李鲜教授的学生明显认识到,这种对经典著作不间断地深入学习,使自己的临床能力明显提升。

贯彻“践”字。李鲜对学生反复强调,在学经典的过程中,要多总结、会总结、善总结,多角度学习、多维度思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传承好数千年中医药精华的基础上,更要抓好守正创新。”李鲜教授表示,学习经典过程,不是闭门读书,而是验之于临床,用之于实践,在实践中体味经典思想的精髓。

东风路院区:0371-60908760(急诊)、60908747(挂号室) 、60908829(医保)、60908781(院办)

迎宾路院区:0371-55095256(急诊)、 55095158/55095258(咨询电话)

21世纪门诊部:0371-65352682(挂号室)、 65352650(办公室)、65352695(内科)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