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展现医院发展历程、传承医院文化、弘扬医者仁心精神、凝聚全院奋进力量,增进医患情谊,医院举办了建院四十周年主题征文活动,通过文字记录医院四十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与感人故事、流金岁月,传承医脉风华。征文活动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今日,我们特别推出征文活动三等奖作品,以飨读者。让我们透过文字,共感医院四十载的流金岁月,同赴下一个荣光征程!
公元1985年,这是一个在时间长河中刻下双重印记的年份。这一年,承载着中原百姓健康希望的河南省中医院,在时代的呼唤中应运而生,呱呱坠地;同样在这一年,一个婴孩在家庭的期盼中诞生,那就是我。冥冥之中,一条无形的纽带已将我的生命轨迹与这所杏林殿堂紧密相连。四十年,对医院,是悬壶济世、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四十年,对我,是从懵懂孩童成长为一名肩负使命的疼痛科医生的生命旅程。当2025年的盛夏,我们同年同庚迎来共同的“不惑”华诞,回望这血脉相连的流金岁月,胸中激荡的是无以言表的深情与自豪。
一、生命同行,共沐杏林春风
医院初建的号角,与我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在1985年的时空里奇妙地交响。我的整个童年、少年、青年时光,与医院从蹒跚起步到茁壮成长的历程,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平行延伸,又最终交汇。记得年少时路过医院,看到那朴素的院门和络绎不绝的患者,心中便种下朦胧的向往,我目睹着这座寄托着无数人健康希望的建筑群日渐扩大。后来我步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岐黄之术时,我们的医院也正经历着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关键跃升期——稳住脚步、拓展规模、提升内涵、铸造品牌。那段属于医院的“青春奋斗史”,也深深激励着正在求索医学之路的我。仿佛一种无声的召唤,当我学成择业,河南省中医院——这个与我同岁的“生命伙伴”,成为了我毫无犹豫的选择。十年前,我怀着对中医外治的执着和对解除疼痛的初心,加入了正在蓬勃发展的疼痛科,从此,我的职业生涯与医院的发展脉搏,开始了同频共振的十年。
二、十年躬耕,见证专科精进
这十年,是我作为疼痛科医生淬炼成长的十年,更是我以“同龄人”身份,亲历并参与医院及科室在新时代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从“新兵”到“骨干”:初入疼痛科,面对复杂的疼痛世界,我如饥似渴地向前辈学习,在针灸、针刀、推拿正骨、神经阻滞、特色中药应用等技术的海洋中摸索。医院提供的广阔平台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得以迅速成长。十年磨一剑,我从一名青涩的住院医,成长为能够运用*西医结合理念为,系统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神经痛、癌痛等各类顽疾的高年资主治医师。
专科腾飞的亲历者:我无比自豪地见证了疼痛科从探索前行到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华丽蜕变。从最初相对单一的理疗手段,到如今构建起西医精准诊断与微创介入(如:射频、椎间孔镜、冲击波) + 中医整体调理与外治绝技(如:精准针刀松解、特色膏方、穴位埋线、中药塌渍)的立体化诊疗体系。每一次新技术的成功引进与应用,每一次在疑难病例讨论中碰撞出的中西医结合智慧火花,都让我深切感受到医院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作为一名男医生,充沛的体力和沉稳的耐力,让我在需要精细操作和持久专注的针刀、正骨及介入治疗中更能得心应手,将中医的“巧”与西医的“准”融合发挥。
三、流金岁月,生命年轮的交响
四十年,对一个人,意味着步入成熟稳健的“不惑之年”;对一所医院,象征着底蕴深厚、风华正茂。站在这个特殊的交汇点上:感恩生命际遇:我何其有幸,生命之初便与这所仁心济世的殿堂同年启程! 这不仅是时间的巧合,更是命运的馈赠。医院,不仅是我施展抱负、实现价值的平台,更是我生命中一个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同龄伙伴”。她的发展壮大,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我的点滴进步,也渴望能为她增添一抹微光。
致敬精神传承: 四十年风雨兼程,医院积淀下的“仁爱、敬业、传承、创新”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职业血脉。在疼痛科,面对患者被痛苦扭曲的面容,这份“仁爱”是驱使我们不懈探索的原动力;每一次精准施针、每一次深夜坚守,都是“敬业”的注脚;精研古籍、传承名老经验,同时拥抱现代科技,正是“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珍藏流金记忆:那些在无影灯下为复杂腰突患者行微创手术的专注时刻;那些运用一针一药为癌痛老人送去片刻安宁的欣慰瞬间;那些与科室战友们并肩作战、攻克难题后的相视一笑;还有患者解除痛苦后由衷的感谢…这些镶嵌在我十年职业生涯、也铭刻在医院四十年辉煌中的“流金碎片”,构成了我最珍贵的生命年轮。犹记得那位被多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折磨得形销骨立的张阿姨,在我们采用脊髓电刺激植入联合中药治疗后,终于展露久违的笑容,紧握着我的手说:“大夫,我好像又活过来了。” 这样的时刻,让我深感这份职业的无上价值。
结语:共赴新程,再续华章
四秩风华,正青春!流金岁月,再启航!我与河南省中医院,这对“85同年伙伴”,一同走过了充满奋斗与荣光的四十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心中充满对过往的感恩,更激荡着对未来的憧憬。作为医院同龄人,作为疼痛科的中坚力量,我深知责任在肩,使命光荣。我将继续扎根于这片赋予我生命厚度与职业荣光的杏林热土,以更加精湛的医术、更加仁爱的情怀、更加创新的锐气,在解除疼痛的征途上砥砺前行,为擦亮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的金字招牌,为谱写医院下一个更加辉煌璀璨的“流金四十年”,贡献我这个“85同龄人”全部的热忱与力量!
祝愿我们血脉相的河南省中医院,四十华诞,生日快乐!基业永固,杏满乾坤!愿我们这对“同龄伙伴”,携手并肩,共赴百年!(文/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