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
设计多样化护理教学活动。
沉浸式体验教学,
护生从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实感受,
共情患者感受,注重护理细节,
提升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老年视觉问题:掌握并体验白内障对老年人视觉的影响。
(2)理解老年视觉问题的发生过程:明白年龄增长时眼睛和肢体变化,如视物不清、模糊、行动不便等,理解视觉和行动问题是衰老的必然结果。
(3)认识老年视觉、行动不便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体验其如何影响老人日常生活,如阅读、行走、识别物体等,及如何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二.技能目标
(1)模拟体验老年视觉问题:用特殊眼镜或模拟器,体验老人视野缩小、色彩感知减弱等视觉问题。
(2)模拟体验老年行动不便问题:通过身体负重、特殊耳机,体验老人行动不便、视听不清和跌倒风险。
三.情感目标
(1)强化眼科健康意识:激发学生重视个人与家人眼科健康。
(2)培养共情能力:通过体验,让学生理解老年患者感受与需求,培养共情能力。
(3)培养责任感与促进行动意愿:激发学生关爱老年群体,鼓励其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做贡献。
课程信息
教学对象:眼科一区本科实习护生。
教学场景:眼科病房。
教学资源:
1. 设备材料
老花镜、病号服、假发、针线、手套、报纸、拐杖、耳机、模拟老年人负重设备等。
2. 人员安排
主讲教师:齐雪阳
助教2人:邵文静、赵方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共情概念:共情(empathy),又称神入、同理心等,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
(2)介绍学习背景:
实习护生是护理人才储备力量,实习是培养职业认同感的关键阶段。护生的共情能力可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对提高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3)介绍教学目标、设置、时长:
教学设置包括目的、意义、时间安排,情景视频导入,沉浸式体验(体验老年人和眼科患者生活状态),总结反思和课后作业。教学时长40分钟。
(4)共情初体验:观看教学视频5分钟,之后护生发言,教师引导思考。
二.体验式教学实施阶段
(抽签分配角色,沉浸式体验)
步骤一:2名护生戴3层手套、假发、穿病号服,体验老年人视觉障碍,进行阅读、穿针引线。
步骤二:2名护生穿戴模拟老年人负重设备(模拟白内障眼睛、拐杖、关节负重带等),体验行走、坐立、吃饭、持物等。
步骤三:护生谈感想,教师回顾总结。
三.总结与反馈阶段
(1)教师总结:
通过情景模拟,同学们体验了老年人和眼科患者的困扰,唤起共情,希望转化为行动,坚定职业信念,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眼科护理教育注入新活力。
(2)课后作业:写一篇体验课感想。
教学效果评估
(1)情境设计:模拟手段、运用时机、流程。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进步或具体目标实现情况。
(3)总结性评价:教学结束后、评价学生的特定行为、技巧及认识能力的提升。
评价结果
一.知识考核
考核方式:口头问答,用开放性问题评估,讨论在护理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共情理论的方法。
结果:护生理解老人视力下降原因,能提出预防和改善建议。
二.情感态度评价
方法:教育观察法(注视、扫视、定时定点观察)、问卷调查、课后感想。
结果:护生共情能力强,体会到老人视觉困扰,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度高,能主动思考、表达观点、协作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次课程已取得一定积极成效,不过也存在可提升之处。后续教学中应增添更多眼科疾病案例及专科技术,进一步丰富体验内容。此外,要强化对学生共情技巧的应用指导和反馈,保障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