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培伟,男,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现任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
他热爱卫生健康事业,恪守医德,在近二十年的医疗临床工作中,他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孜孜以求耕杏林,一腔仁爱写春秋。
跨越千里送医情,仁心仁术暖边疆
2022年6月27日,带着河南省卫健委的重托和医院的期望,咸培伟奔赴新疆哈密,投身“名医哈密行”。在哈密市伊州区医院,咸培伟的每一天都是“连轴转”:上午,他专注为中医科病人把脉问诊,开方调理;下午他来到针灸科,手中银针灵动飞舞,为慕名而来的患者施针治疗。为多看几个病人,他常常错过午饭时间,简单对付后又迅速投入工作。
他的辛勤付出也收获了患者高度认可。锦旗、感谢信纷至沓来,都是对他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除日常诊疗工作外,他还积极参与受援医院组织的基层义诊活动。他先后6次深入偏远乡村,那里条件落后,交通不便,但他毫无怨言,始终坚持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送医送药,普及健康知识。每次义诊,他的诊台前总是排起长队,面对群众的热情他细心诊治,用耐心、爱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银针传情千万里,中医药文化惠四方
2023年4月,咸培伟医生踏上了援埃塞俄比亚的征程。在非洲这片热土上,他用一根根银针,书写着大爱无疆的动人故事。
初到异国,语言交流障碍,如同一堵高墙横亘眼前;医疗资源匮乏,当地医院仅有一名缺乏系统学习背景的针灸医生。但他没有退缩,手把手地教授当地医生施针手法,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亲自示范。因为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3年12月3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中国援外医疗队事迹。在采访中,咸培伟医生的一位女患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6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右侧坐骨神经,导致腿疼、行动不便,去了很多医院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接受咸培伟医生的针灸治疗后,疼痛减轻了很多,可以自行走到医院。“我真是太高兴了!”患者的愉悦之情,是对咸培伟医术的最好肯定。
咸培伟还积极投身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2024年4月18日,在第十五届“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他应邀参加表演了杨氏太极拳,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之神韵;在中医药文化展区,他为求诊嘉宾切脉察舌、针灸治病,让外国友人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让中医文化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
一年来,咸培伟医生累计接诊患者6400余人次,参加义诊20余次,他治愈了无数患者,也收获了无数感动。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他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不负国家,赓续中非友谊。
杏林春暖育桃李,仁心仁术谱华章
2024年5月28日,刚结束援外任务的咸培伟,在南阳路小学。他以“小银针如何串起地球村”为题,分享援非经历,鼓励、引导同学们勤奋学习,关注传统文化,立志像张仲景一样为人类健康作贡献。
作为一名医者,他医术精湛,可妙手回春;他医德高尚,可暖患心;作为一名师者,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诲人不倦,倾囊相授。在临床带教中,他注重传承中医精髓,悉心指导学生学习经方运用,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新一代医者身上延续;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医学道路上勇敢探索;他定期组织考核,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诊疗水平,助力他们成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这是咸培伟医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是在日常的门诊病房,还是在援疆援非的异国他乡,咸培伟医生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扎根在医疗卫生事业的第一线,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