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卫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中医院院长崔应麟为中医药管理建言献策

发布日期:2023-04-20 浏览次数:

作为中医药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群众、培养出更多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在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崔应麟把他一直以来关心的问题带到全国两会。

加快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中医诊治急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有关于急症的论述,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创了急症辨证论治的先河,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中医第一本急救手册,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对瘟疫的治疗主张“急症急攻”的原则,清代温病学家辈出,大大向前推进了中医急症的诊治水平。

“然而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迅猛发展,加之对中医急症研究和投入力度不够,中医急诊学发展与西医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崔应麟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了在全国建设32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在全国遴选出17家中医医院作为“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基地”项目建设单位。然而对比项目资金投入和建设支持力度不难发现,对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投入甚少。

培养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高层次中医学人才

提到中医药人才建设和发展,崔应麟认为以下三个问题亟须解决。

一是中医药人才数量亟须补充。以河南省为例,中医从业人员总量虽居全国第二位,但人均指标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尤其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医改以及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更加旺盛,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二是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亟需扩展。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仍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全国有2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规模与当前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三是中医执业资格取得条件亟须放宽。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推广,不少非医学专业人士也渴望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进而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

崔应麟,男,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河南省名中医。

现任河南省中医院院长。

新闻来源:河南日报、凤凰网

东风路院区:0371-60908760(急诊)、60908747(挂号室) 、60908829(医保)、60908781(院办)

迎宾路院区:0371-55095256(急诊)、 55095158/55095258(咨询电话)

21世纪门诊部:0371-65352682(挂号室)、 65352650(办公室)、65352695(内科)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